
補傷處防腐層和管體防腐層的搭接應做成階梯形接茬,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l00mm。若補傷處防腐層未露鐵,應先對其表面選行處理,并用砂紙打毛后再補涂面漆和貼玻璃布;若補傷處已露鐵,則應對金屬表面除銹,然后按管體防腐層的施工順序及方法補涂底漆、面漆和粘玻璃布。補口、補傷處的防腐層應按防腐層質量檢查方法迸行檢驗。環氧煤瀝青防腐層管段一般情況下未固化完全不得出廠,且在運輸、裝卸、布管、下溝等過程中,必須使用橡膠墊和橡膠吊帶,并有防止機械碰撞的措施,以避免防腐層損壞。








每根鋼管應做靜水壓試驗而無滲漏現象,試驗壓力按下試計算 P=2ST/D 式中S—靜水壓試驗的試驗應力Mpa,靜水試驗的試驗應力按相應鋼帶標準規定屈服度小值(Q235為235Mpa)的60%選取。物理的檢驗方法是利用一些物理現象進行測定或檢驗的方法。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情況的檢查,一般都是采用無損探傷的方法。無損探傷有超聲波探傷、射線探傷、滲透探傷、磁力探傷等。
用噴砂機除去補口部位鋼管表面的銹蝕和焊渣等,使其達到1級,在對鋼管表面進行噴砂除銹前,應將補口部位的鋼管預熱至以上至少5℃的溫度;如不采用底漆,經設計選定,也可用電動工具處理至 St3 級,焊縫處的焊渣、毛刺等應清除干凈;同時補口搭接部位的聚乙烯層應打磨至表面粗糙。
用火焰加熱器均勻加熱補口處鋼管表面,對鋼管進行預熱,以除去鋼管表面的濕氣,同時對防腐鋼管兩端的聚乙烯層進行預熱,除濕溫度控制在50~70℃; d、涂漆將無溶劑環氧底漆的 A、B 組份按比例混合,攪拌均勻后將混合好的底漆均勻的涂敷于補口處鋼管表面,本產品除補口鋼管表面外其他部位不需要涂刷環氧底漆。